相关产品
已上市14个ADC制剂梳理及开发过程详解
文章出处:产品中心 发表时间: 2024-10-10 17:26:15
可以发现,即使相同的linker-payload,不同的抗体最终用的制剂buffer也会有差异。
截止到2022年3月,全球共批准了14个ADC,考虑到稳定性问题,所有的ADC制剂目前均采用了冻干粉的形式。上篇我们对100+抗体的制剂做详细介绍和相关联的内容延伸,本篇我们仔细梳理一下ADC的制剂。
典型的抗体配方包含1、ADC;2、赋形剂(糖或盐);3、缓冲液;4、表面活性剂(吐温);5、其他(金属离子螯合剂)。下图仔细列举了14个ADC的制剂配方。
可以发现,即使相同的linker-payload,不同的抗体最终用的制剂buffer也会有差异。下面我们按照配方如何筛选、如何评价逐一介绍。
当确定好适宜pH范围后,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该PH下的两种缓冲剂,比如适宜pH为6.0,就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30mM组氨酸或者20mM柠檬酸作为制剂的缓冲剂,接着进行下一步的筛选。
表面活性剂主要是通过降低表面张力来减少聚体的产生。14个ADC中,有7个用了0.01-0.02%(W/V)的吐温80,有3个用了0.01-0.02%(W/V)的吐温20,1个用了0.03%的吐温80,1个用了0.1%的吐温20,另外2个则未添加表面活性剂。
配方筛选完成后,进行最后一步冻干,对于冻干我只能说,我自己还没做过,中间有哪些门道和注意事项暂时不好评论,先贴上Tivdak和爱地希的冻干专利的实施例,后续如果有要点再补充。
关于ADC基础配方的筛选,是一个有规矩可循,但是任何一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进度和样品情况来设置的操作的过程。比如时间紧急或者样品有限的条件下,能够使用DOE实验进行配方筛选。另外,热应激的放置条件(40℃or45℃)通过作为缓冲buffer和赋形剂的筛选条件,最常见的为2周。搅拌应激的条件(如250rpm 8h)则通过作为表面活性剂的筛选条件。 而在评价指标上,肉眼观察澄清度/浊度、SEC-HPLC检测聚体含量是常规通用检测项,蛋白浓度的变化大多也都会进行,在此基础上,各家检测指标则不完全一样,有DSC检测Tm值耐热性变化,有CIEF检测酸碱峰变化,或者HPLC做DAR值检测甚至payload杂质检测等。确定最终制剂配方后,加上SDS-PAGE、生物活性的检测(结合活性、细胞活性)等也都是可以的。而在冻干工艺后,通常选择更长时间的存放(3个月、6个月甚至1年这种级别),除了以上评价指标,还需增加水平和外观形状的评价指标。
- 上一篇: 头皮钢针、静脉留置针有啥不一样?一文讲清楚
- 上一篇: 高端创新制剂新“蓝海”——口膜制剂